首次躋身福建省經濟發展“十佳”縣,地區生產總值突破“百億大關”,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5%、8%,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100%、居全省第一,河長制工作考核實現“六連優”……2022年,周寧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到“即要又要”的辯證法,含金量足、含綠量高,呈現高質量發展的態勢——
位于周寧縣山海協作產業園的向山蘭園基地內,技術員在觀察大花蕙蘭試驗品種開花情況 湯文娟 攝
周寧縣不銹鋼深加工產業園 葉曉暉 攝
銀海萬向醫用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工人正在生產作業 陳娟娟 攝
游客在周寧有鯉銷售中心挑選產品 林子杰 攝
周寧抽水蓄能電站 葉曉暉 攝
黃振芳家庭林場 黃起青 攝
人勤春來早,學習正當時。群綠環繞的周寧縣“三庫”生態文明學習實踐基地,迎來了一批又一批學員到此研學,在綠水青山間感悟“三庫+碳庫”綠色生態理念。
科學理念指引,賦能高質量發展。2022年,周寧縣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以“強攻堅、重突破、促提升,干好‘三個年’、獻禮‘二十大’”活動為主抓手,凝聚共識、穩定預期、增強信心,堅定辦好周寧的事,有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首次躋身福建省經濟發展“十佳”縣。
深入踐行“三庫+碳庫”理念
經濟發展“生態佳”
翻開周寧縣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生態篇章被放在了首章,這是“云端之城”生態優先發展實踐的最佳詮釋。
“我們深入踐行‘三庫+碳庫’理念,牢記囑托再出發,生態周寧的底色更靚?!敝軐幙h委書記袁華軍表示。
周寧縣以生態環境督察為契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藍天”工程,完成34家茶企“煤改電”,調整優化城區聲環境功能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100%、居全省第一;實施“碧水”工程,常態化開展“河湖長”巡查和“清四亂”行動,開展東洋溪等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1319公頃,建成生態水系3.95公里,完成禾溪、樟源溪河道整治,重點流域考核斷面水質、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優良比例均達100%,河長制工作考核實現“六連優”;實施“凈土”工程,畜禽糞污資源利用率、農膜回收率分別達95%、82%,土壤環境安全可控。
每到晚上,周寧縣東洋溪畔燈光閃爍,溪邊步行道也漸漸熱鬧起來,市民散步、聊天、下棋,好不愜意。
“以前這里道路很窄,環境也不好。治理后,道路不僅寬敞了,景色也越變越漂亮,空閑時,我們都帶著孩子來玩耍?!笔忻駝⑿∏嘭Q著大拇指點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周寧創新綠色金融產品,發放“碳匯貸”136萬元,碳資產融資實現新突破。倡導“綠色出行”“光盤行動”,打造興福社區、長安社區等4個綠色社區。
去年,七步鎮蘇家山村2000多畝集體林地成功辦理了“碳匯貸”20萬元,用于茶葉、水果等綠色產業發展,“以林興業”、點“碳”成“金”。
2022年,周寧持續全面推行林長制,改造低質低效林1.22萬畝、造林綠化7400多畝,新增省級森林村莊3個、綠盈鄉村21個,成功申報省級林下經濟重點縣,一舉創成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中國天然氧吧”?!叭龓臁鄙鷳B文明學習實踐基地成為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踐示范基地;七步鎮入選“清新福建·氣候福地”第二批“氣候康養福地”。
生態金字招牌帶來生態紅利。
“這幾年,周寧的旅游越來越旺,福州、廈門等地的游客越來越多,每到節假日,民宿供不應求?!敝軐幙h仙風山民宿負責人張楚斌說。
張楚斌原本在外從事建筑行業,2021年,看準周寧避暑招牌,借助鯉魚溪、仙風山景區“溢出效應”,將自家民房改造成歐式田園風民宿,第一年就獲得很好收益,他還計劃與鄰居合作,把民宿擴大到40間,帶動更多村民致富。
深度融入主導產業山海格局
三產融合“底盤穩”
走進周寧不銹鋼深加工產業園青山鋼管廠房,多條高效生產流水線滿負荷運轉,工人們忙著對無縫鋼管進行打包、分揀。
工業穩則經濟穩。近年來,周寧縣緊抓四大主導產業全域布局的機遇,培育不銹鋼深加工產業園等“金娃娃”項目,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目前,不銹鋼深加工產業園一期投產企業達26家,園區服務中心、縣道社陳線提升工程等配套項目開工建設;二期推行“龍頭企業+孵化基地”模式,青山鋼管總部經濟、銀海萬向針管研發中心穩步推進,“雙管驅動”產業布局加速形成,正大步邁向“百億園區”。
火熱的工地,奮進的春天。周寧站前工貿科技園綜合辦公樓及首棟廠房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昆山華致、磁懸浮微風設備制造項目落地動工。山海協作產業園三產聯動齊驅,花卉科研組培展示一體化中心、茶葉標準化加工廠房開工建設、立源棉紡1#、2#廠房建成投用。梨坪鑄造產業科技園一期“退城入園”企業全面投產,二期成片開發方案已上報審查,現狀調查、林地審批等前期工作有序推進。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周寧緊緊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關鍵,建成“金種子”保種和孵化培育中心,新建高標準農田9000畝,完成糧播面積7.45萬畝,實現糧食產量2.81萬噸;推行“兩個一百畝”計劃,掀起拋荒撂荒耕地“認種潮”,農田黨建“133”模式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同時,制定出臺“3+N”扶持政策,精心打造“周寧有鯉”公共品牌,高山冷涼花卉“一縣一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入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支持家庭農場組建農民合作社和合作社根據發展需要辦企業,帶動小農戶合作經營、共同增收。
2021年,禮門鄉依托菊美專業合作社蔬菜種植優勢,成立周寧縣晨曉菊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黨支部,通過土地流轉、資金入股等方式,采取“統一供種、統一管理、統一銷售”模式聚合發展,帶領成員村共同發展蔬菜產業。去年,該鄉又以聯合社黨支部為龍頭,成立“欣農富民”聯社聯村,與聯合社簽訂合作協議,流轉土地近500畝,種植玉米等農作物,帶動200名農戶致富增收。
2022年,周寧李墩鎮際頭村、瑪坑鄉首章村、浦源鎮上洋村獲評省級“一村一品”專業村,綠城龍腦、蘇氏茶產業被列入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新增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2家、家庭農場示范場2家,新認證“三品一標”2個。
接二連三,三產融合加快發展。寧德世界地質公園周寧園區擴園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理事會審查通過,全域旅游基礎設施提升項目有序實施,首批6個“金牌旅游村”開工建設。加強文旅宣傳推介,舉辦旅游文化節、攝影展、民俗節慶等活動60余場,“周寧一桌菜”、仙風小居、鯉魚溪夜景入選“拾味山?!秤螌幍隆弊蠲牢膭撀糜蜗盗挟a品,仙風山“流云飛瀑”、蘇家山“鄉村迪士尼”、純池庫區“風情小鎮”等景點成為網紅打卡地。深化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電商產業園竣工投用,吸引16家電商企業入駐,鄉鎮服務站和村級站點持續規范提升。
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統籌推進“城鄉興”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2022年,周寧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實現脫貧人口“零返貧”、非貧困人員“零致貧”。大力開展村集體經濟“提質強村”三年行動,積極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村財50萬元以上的村達38個。農村生產要素流轉融資平臺喚醒農村“沉睡資產”,新增流轉林地7300余畝、茶園 1.12萬畝。
2014年,周寧縣純池鎮三門橋村村民陳華針在政府幫扶下,申請小額貸款種植10畝高山晚熟葡萄,于2017年成功脫貧,一家人的生活越過越好。今年3月,周寧縣通過縣級財政,為他買了“惠農寶”保險,提供兜底保障?!艾F在政府給我們買保險,心里更有底了,發展產業安心多了?!标惾A針說。
產業興,鄉村美。走進周寧縣純池鎮桃坑村,干凈整潔的村道、幽靜雅致的小屋、靜靜流淌的溪水,如畫般的美景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
周寧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全域推廣“坂坑經驗”,農村垃圾干濕分類及資源化利用工作實現全覆蓋。深入推進鄉村“五個美麗”建設,創建美麗庭院388個、鄉村微景觀75個,萌源、赤巖等5個村被列為省級典型示范建設點。
周寧高標準組織落實“三區三線”劃定工作,賽江防洪(三期)、城區高水高排工程基本完工,縣城防洪標準從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建成5G基站50個,完成41個行政村電網改造??v三線(北段)城關至純池段主體工程進入掃尾階段;獅浦大道(浦源段)“白改黑”前期工作扎實推進;拓改提升白咸線、泗紅線等農村公路20公里;成功入選“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單位。
鄉村治理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環節,關系到農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在周寧縣鯉魚溪景區,由當地退休人員、老黨員、村民組成的“鯉魚文化文明勸導隊”利用茶余飯后宣講、每周定點巡察和緊急任務頂上等方式,對村民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與整治;在景區警務室和鄭氏宗祠內設立調解“兩個中心”,建立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新機制,零距離為群眾、游客、商戶調解矛盾糾紛……
2022年,周寧縣李墩鎮、泗橋鄉獲評省級鄉村治理示范鄉鎮,桃坑、首章等10個村獲評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
城鄉統籌發展,群眾更有獲得感。2022年,周寧縣全年民生支出達16.1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4%,29個為民辦實事項目有效落實。城鎮新增就業917人,養老和醫保綜合參保率分別達96%、97.4%,發放低保、特困、殘疾、救助等各類民政資金約6500萬元,撥付優撫、安置資金1237萬元??h福利中心(二期)、梅山公益性公墓(一期)動工建設,完成“助力一戶多殘,共享美好生活”全省首個試點縣項目,累計建成“長者食堂”71所。此外,教育質量穩中有升、衛生健康事業取得新進步、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提升營商環境推進項目建設
賦能增效“后勁足”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周寧縣不斷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實現山區小縣也能引來大項目的逆襲。
3月16日,走進周寧縣站前工貿科技園施工現場,工人們正鉚足干勁進行新主體建筑框架搭構、室內裝修等作業,為企業盡早投產打下基礎。
“作為周寧縣站前工貿科技園首批入園企業,我們項目從簽訂意向協議到開工用了不到四個月時間。項目計劃投資3億元,安裝30條生產線,每年可制造磁懸浮微風發電機組設備9000套用于海上漁排發電,產品銷往國內外,預計可吸納農村勞動力500余人,年產值達7.2 億元?!睂幍率斜鄙夏茉纯萍加邢薰径麻L念龍海說。
2022年,周寧縣“互聯網+政務服務”加速升級,推行“局長服務日”機制,466項高頻事項實現跨省通辦、“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務事項達142個、“一趟不用跑”事項占比達90.4%、全程網辦事項比例達81.1%。
同時,在全省首推“墾荒貸”,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增長28%、涉農貸款增長15%。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等惠企政策,留抵退稅達3.38億元;出臺鼓勵鑄造企業恢復生產政策和助企紓困“六條措施”,組建工業服務隊,有效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財政零基預算和預算管理一體化全面實行、縣級財政預算績效綜合評價在全省初步測評中高居首位、預算單位績效管理獲全市“五連冠”。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吸引更多項目落地,掀起建設熱潮,為經濟發展增添后勁。2022年,周寧縣24個“雙百”及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0.3億元。充實“前期辦”、籌融資專班等工作力量,積極跑審批、爭資金,獲批用地1925畝、用林1084畝,供地率、交地率、批而未供土地處置率均居全省前列,總投資3.96億元的城區基礎設施提升項目入選財政部PPP項目庫并動工建設。
周寧縣縣長陳文卿介紹,周寧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并重,深化開展每季度“集中簽約+集中開竣工”活動,簽約項目23個,總投資超過110億元。
同時,加強院地、校地合作,與云南省農科院花卉研究所、福建省農科院、寧德市職業技術學院達成戰略合作,國家(云南)觀賞園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寧德分中心周寧高山冷涼花卉科技小院掛牌成立。
眼下,大數據產業園三棟主體建筑初具雛形,工人們正有序進行室內裝修、配水配電等作業。寧德大數據產業園作為寧德市未來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大數據運營中心、聯合指揮中心、信息化展示中心、數字產業中心、創新孵化中心六個中心的集合體,建成后,將成為寧德數字經濟產業對外宣傳展示窗口、寧德數字經濟產業對接合資合作平臺,為寧德經濟發展提供一條高技術、高效率、高附加值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發力新賽道,奮進新征程。周寧縣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生態、產業、城鄉“三位一體”,實施“西拓南承、呼應灣區”戰略,持續鞏固提升生態優勢,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努力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上邁出新步伐,在增進民生福祉上取得新進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奮力譜寫周寧發展新篇章。(張文奎 魏知秋)